溫度的影響:
溫度降低后,最常見的現象是噴頭“假堵”,也就是個別噴嘴“斷線”,因為同樣的墨水,溫度降低,黏度就會變大,粘度過大,在高速打印的時候就容易出項“斷線”,很多噴繪機用戶會以為是噴頭堵了,但是一經清洗,馬上正常了,沒有多久,又會重演,有客戶又會認為是墨水質量問題。其次是墨水的吸收和干燥問題,溫度過低,既不利于噴繪介質涂層對于墨水的吸收,也不利于墨水溶劑揮發。造成“堆墨”現象。
濕度的影響:
“干” 與“濕”是以“相對濕度”來衡量的,“相對濕度”不完全在于空氣中以氣態形式存在的水的多少(“絕對濕度”),同時還要取決于溫度,“絕對濕度”不變的情況下,溫度升高,“相對濕度”就會下降。冬天氣溫低,不管是暖氣還是空調采暖,相對濕度都會下降——干燥。干燥都會導致墨水容易使材料翹邊,特別是PP紙,一不小心,就蹭噴頭,嚴重的話會造成噴頭和電機損壞。
靜電與灰塵的影響:
相對濕度降低的另外結果,是靜電和灰塵的增加。靜電是造成電子產品燒毀的頭等禍首,因為集成電路最怕靜電。十年以前,當電腦還沒有“飛入尋常百姓家”的時候,大部分是工作在電腦室中的,電腦室都要安裝專門的防靜電地板。如今,普通的室內環境,特別是使用空調,鋪有地毯的情況下,冬季的靜電特別容易燒壞電路板和噴繪機噴頭。靜電還會導致打印質量的降低,噴繪介質大都是“絕緣”的,噴繪機如果沒有很好的防靜電措施,或者沒有接地線,噴出的磨滴就會因為靜電的作用下,進一步附著到噴頭表面,造成打印品質問題。
冬季應該有什么樣的噴繪環境?
這個問題本來不需要討論,可是我們的用戶在使用噴繪設備以前,很少閱讀機器說明書,使常識問題變成學問,也出現一些不該出現的問題。這里我把噴繪環境分為容許的環境條件和最佳(推薦)環境條件,其中最主要的是溫度和濕度兩項指標,溫度計和濕度計也就成為每個噴繪公司的必備品。溫度方面,北方地區,一定要有暖氣或者空調,但是室內溫度不宜太高,因為太高的話相對濕度會進一步降低。
應該注意到戶外噴繪機(大噴機)和水性墨水噴繪機(寫真機)的最佳溫度范圍并不相同,前者因為使用溶劑型墨水,墨水和噴繪材料之間產生反應,適宜的溫度相對要高一些(25—30度)。對于大噴機和寫真機,要盡量分開放置,有加熱裝置的大噴機,盡量開啟加熱裝置。其他配套產品,比如覆膜機、電腦等,對于溫度的要求會低一些,但也最好在有取暖的環境下工作。
濕度方面,如果人為取暖,最好適當加濕,但建議要“自然”加濕,不要使用超聲波加濕器,因為超聲加濕會把水中的鹽分一同“加”出去,會凝結在噴頭以及電路板表面。所謂“自然”加濕,除了“吹風式”加濕器外,也可以采用“濕潤地面”等純“自然”的方式。保持地面潮濕,不但增加濕度,也防了靜電和灰塵。噴繪場所,盡量不要鋪地毯,瓷磚/水泥地面就好。還要注意的一點,噴繪操作間不能忽冷忽熱,每小時溫度變化不能超過10度,晚上不要完全關閉空調或其他取暖、加濕設備。不管在開機狀態與否,噴繪設備絕對不要防在戶外。
簡而言之,人不舒服的話,機器不會舒服,適合人居的環境,就是應該的噴繪操作環境。
冬季噴繪墨水的選擇與使用
在我國,由于成本原因,幾乎所有的大噴機和寫真機都在使用國產的兼容墨水,把墨水做便宜容易,做好了難,目前的國產墨水和原廠墨水的品質之間,還有很大的差距。這個差距,不表現在色彩上,色彩的差異已經難以察覺,甚至在對國產材料的兼容性上,國產墨水還要超過愿廠墨水。 |